欢迎进入江苏华航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官网!
江苏华航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0519-88266666(合作)

400-160-1660(售后)

产品展示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江苏华航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Jiangsu Huahang Medi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糖尿病足的防治指南
来源: | 作者:tpl-c65b486 | 发布时间: 2016-04-24 | 1534 次浏览 | 分享到:
糖尿病足的防治指南

举例:

张女士被诊断出2型糖尿病已经8年了。最近一段时间,张女士的血糖总是比预计的要高一些,但是她仍然在坚持工作和运动。张女士不喜欢穿运动鞋,而是经常穿皮鞋或凉鞋。她时常发现脚尖皮肤发红,第二天就会换一双鞋,发红的部位也就恢复正常了。此外,张女士的脚上还有几处足茧,只是并不影响走路,她也就没去太理会它。终于有一天,张女士在参加单位组织的观光旅行途中,发现自己的左脚肿了,袜子上还有一块血迹,而且可以闻到一股臭味。张女士这才赶紧去看医生,医生告诉她这是“神经性溃疡”,而且还合并了感染。

糖尿病足1.jpg

为什么会这样?

张女士已经出现了糖尿病神经病变,使得足部的感觉部分丧失,所以对皮鞋将皮肤磨红和足茧对脚的压迫都没有什么感觉。逐渐地,皮肤开始破溃,与此同时,细菌也开始侵入破溃的皮肤。由于神经病变的缘故,张女士对感染的早期症状(如疼痛、肿胀)反应迟钝,以至于到了感染进一步恶化的时候,她才察觉到。

应该如何避免?

*请医生检查自己的足部是否存在感觉减退或丧失。

*每天对双足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视力不好或弯腰不便,可以请家人或朋友帮助检查。

*在穿袜子和鞋之前,一定要检查里面有没有异物。

*认真挑选鞋子,确定它不会磨脚或刺激皮肤。

*对于新鞋,要逐渐去适应它。刚开始的两三天,可以每天只穿一两个小时,然后逐渐地增加每天穿着的时间,用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来让您的双脚去适应新鞋。

*不要赤脚走路。

*如果发现双足有发红或肿大的部分,一定立即去看专业医生。

 糖尿病足3.jpg

糖尿病足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脚是人体血管循环的末梢,病人由于糖尿病的关系,下肢血管出现硬化闭塞-打个比方就好象水管子生了锈一样,所以血液循环很差,一旦破了一点之后就很难愈合,而且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液由于血糖高所以细菌特别容易容易繁殖,因而发生坏疽。再有糖尿病人的神经系统损害时可以没有原因的直接出现足部溃疡。当出现神经性溃疡时往往患者不知道疼痛,因此他们往往都没有什么察觉,因此加重病情。举个例子,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脚上扎了东西肯定马上就觉察到了,可是如果有神经损害的糖尿病的患者脚上扎了图钉可是却一点感觉都没有,当发现时是因为脚已经开始溃烂了。

糖尿病足2.jpg

保护好脚是不是可以避免糖尿病足呢?

是不是说如果糖尿病患者好好的保护他们的脚,尽量不受到伤害,这样就可以杜绝糖尿病足的发生呢?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是大家的一个误区,因为糖尿病足不仅仅指的是患者脚部开始出现溃烂等症状,同时还包括糖尿病患者开始出现脚麻、疼,走路没跟等症状,有些时候是因为疾病本身的演变也是身不由己,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糖尿病足的初步诊断常识,所以得了糖尿病之后我们更应该时刻关注我们脚的健康。

当你感觉到如下不适的时候应当注意可能是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了:

一、下肢皮温下降足部发凉、足部下坠后发紫。

二、足背中间有一条动脉平时可触及,如果触不到了或是搏动弱了,就是动脉狭窄了,血循环就不好了。

足背动脉.jpg

三、足部发麻,感觉异常――包括烧灼感、蚁行感、加厚感等。

四、足部皮肤干燥、脱屑、趾甲变厚,足趾的撬毛脱落。足趾有淤点淤斑、甚或坏疽。

如果糖尿病人有以上情况那就可能有引起糖尿病足的危险了。

如何来治疗糖尿病足呢?

首先应以预防为主:

①注意足部皮肤的保护,避免挤压外伤,鞋袜松紧适度。避免穿小挤的鞋。

②每日用温水洗脚避免烫脚,保持皮肤干净。

③脚癣要及时治疗。

④修剪趾甲要谨慎,勿伤皮肉。

⑤有并发症时必须应用胰岛素

⑥发现足部发凉、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要及时看医生。

预防糖尿病足.jpg

治疗上有如下几点:

①除严格控制血糖,提高全身健康水平外,要消除一些已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降低血脂,忌烟等。

②应用胰岛素。

③早期应用抗菌素,改善血管及神经的药物。

④在不同阶段应用内服和外用的中医中药的应用,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⑤尽早处理溃疡和坏疽必要时切开引流。

一般什么样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糖尿病足病呢?

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有以下几点:

1、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有感觉,运动神经病变。

2、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比如有血管狭窄,堵塞。

3、足有畸形。

4、失明或视力减退者。

5、合并肾脏病变,特别是慢性肾功能障碍者、

6、老年人。

7、糖尿病知识缺乏者。

(全文完)